云顶集团3118con(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您好!欢迎访问云顶集团3118con网站!
城市给排水管道综合服务商国家专利技术 治理达标有保障
全国咨询热线:400-716-0018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400-716-0018

行业科普 | 排水治理中的污泥该怎么办?

时间:2022-12-22 11:10:08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生产力,城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城市管理成为了重要内容。人们针对城市功能的划分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地下管线逐渐成为重要角色,针对地下管线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管线探测整体是站在管线之外,利用特定的物理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定位。传统的漏水调查听音是利用漏水产生的声波现象,对管线漏水点进行定位,这还是站在管线之外。其他如燃气管线的防腐调查,更是针对管线外部的操作。这些处理很少涉及管线内部的运输介质,也不会产生多余物。

自从排水管线的清淤、检测、修复工程开始之后,我们的位置不再是管线外部,而是进入到了管线内部。家庭里面,当下水管堵塞,人们清理之后,也仅仅是把堵塞物像垃圾一样扔掉即可;普通人在城市里大致能见到每年不多几次的雨水井清掏,那是在雨季到来之前的处理工作,仅仅是一个井,就能产生一堆固体废物。当面对城市级别的排水管线的时候,特别是污水管线,其内部清理出的污泥,那就是相当可观了。


对于排水管线(污水管线)的整治是从清淤开始的,这是排水管线运输的污水导致的沉淀、淤积造成的,因此,要想看清楚排水管线的隐患等问题,就不得不把淤泥清走,由此,产生相当规模的污泥。对于污泥的处置,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然会产生污泥,现阶段的污泥产量属于一个上升期,因为排水管线多年积累的问题所致,雨污合流,管道错接,较大规模的整治工程会推升污泥的产出量。以后,随着管线问题逐步减少,污泥产量逐步回落,最终会稳定在一个水平。站在环保的角度,污泥必须得到妥善处置,否则就会产生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单位应当安全处理污泥,保证处理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对污泥的流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并报告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将污泥处理设施纳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推动同步建设污泥处理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鼓励协同处理,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和补偿范围应当覆盖污泥处理成本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成本。

第七十二条规定,禁止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泥。禁止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泥进入农用地。

从事水体清淤疏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清淤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底泥,防止污染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

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的,应当根据监测结果,要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运营单位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防止土壤污染。

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各地也相继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出台法规、条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当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土壤污染防治开始统筹部署,推动一体防治,实现源头预防。

污泥处置应当是具备了相应条件,就像是污水处理一样,能收集的尽量收集,然后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污泥处置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其配套的设施和处置效果却不尽然,然而环保是刚性的,必须采取各种办法确保污泥的妥善处置。

根据排水清淤的特点,大部分都是水和固体的混合物,且含水量较大,沉淀后上层的污水需要再次进入污水管线,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脱水之后的污泥继续在其他环节处置,具备填埋条件的进入填埋场,或者根据当地条件另行处理。

对于污泥的处置环节包括车辆的收集、运输,场地存放、脱水,沥出的污水需要车辆运输再次进入污水系统,控干的污泥需要车辆继续运输至最终的处理场地。

说着容易,实际操作起来有着相当的难度。在很多地方,由于配套不足,对于污泥的处置,管线服务不得不参与前面大部分过程,耗时费力。有时,可能需要异地处置,这当中,需要花费不小的时间和费用,已经成为排水治理方面一个重点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近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2〕1453号)发布,与通知一起发布的就是《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的主要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污泥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有效推广。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城市和县城,黄河干流沿线城市污泥填埋比例明显降低。县城和建制镇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方案在强化过程管理中提出,污泥运输应当采用管道、密闭车辆和密闭驳船等方式,运输过程中采用密封、防水、防渗漏和防遗撒等措施。推行污泥转运联单跟踪制度。需要设置污泥中转站和储存设施的,应充分考虑周边人群防护距离,采取恶臭污染防治措施,依法建设运行维护。严禁偷排、随意倾倒污泥,杜绝二次污染。

这也是管线服务者在排水治理过程对于污泥处置必须要严格遵守的过程和环节。

微信截图_20221222141634.png


文章来源:网络

Baidu
sogou